秩序敏感期是指幼儿对秩序极端敏感的一个非常重要和神秘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幼儿对事物的秩序有强烈的需求,并逐步获得和发展起对物体摆放的空间或生活起居习惯的时间顺序的适应性,即秩序感。按照蒙台梭利的观点,儿童具有两重秩序感,内部的秩序感和外部的秩序感,秩序感的表现形态有安全感、归属感、时空感、格局感、规则意识等。
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幼儿的秩序感的发展,作为幼儿最亲密的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幼儿创设一个好的环境。幼儿的内部秩序感我们无法人为的去直接改变,但我们可以通过外界环境即外部秩序感的培养来影响并促进幼儿内部秩序感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事物的改变都是内因通过外因的改变而改变的。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教师是与幼儿接触最紧密、最频繁的人,作为教师要注意很细致地使自己的仪表仪容保持整洁、平和、高雅,要为了孩子而修饰自己,使自己的言行举止优雅,宜人。教师用过的物品一定要及时归位,切忌乱放无秩序。同时,教师的为人处事对幼儿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只有做事严谨、细心周密、待人宽厚、和蔼可亲的教师才能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一个好的学习榜样,因此教师应以高标准,严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幼儿年龄虽小,但同样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多种权利。当幼儿处在秩序敏感期出现一些行为问题时,教师应该妥善处理这类问题,切不可伤害幼儿的自尊。设身处地为幼儿着想,正确对待幼儿的行为问题,为幼儿提供适当的环境,消除障碍,帮助幼儿顺利度过敏感期 ,促使其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