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利亚·蒙特梭利,是意大利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女医学博士、伟大的数学家,《西方教育史》称她为“20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国际上称她为“真正以优秀教师而闻名世界史上的教育实践家”。玛利亚·蒙特梭利在幼儿早期教育方面,堪称旷世才女,她提出并倡导的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在全球的影响和地位非常深远。”1949—1951年,她连续3次被提名为世界“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玛利亚·蒙特梭利博士对教育产生浓厚兴趣缘于对身心缺陷儿童的诊治,通过对6岁以下儿童的实验、观察、研究和引导,她提出教育应重视和鼓励儿童的自发活动。她认为教育应该引导儿童在一个有准备的教育环境中独立活动和独立思考,促进儿童自己独立思维、想象、表达情感和自我进行意志、道德的发展,培养儿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些理念被后人统称为“蒙特梭利教育法”。更让人骄傲的是,她还根据理论为儿童创造了一套独特的教具。如今,“蒙特梭利教育法”风靡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历经一个世纪的风雨而不衰,这足以见证蒙特梭利教育的伟大魅力!
蒙氏教育体系中包含有五大领域,一是日常生活领域、二是感官领域、三是数学领域、四是语文领域、五是科学文化领域,其内容博大精深。教师就是围绕这五大领域进行课程设计、组织教学活动的。
日常生活领域
教育从生活开始,生活是一切的基础。而且生活本身就包含着许多生活的常识、生活的智慧、生活的哲理。
直接目的: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确立自信、体验成长喜悦,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专注力、秩序感、合作力与创造力等健全人格。
间接目的:为今后书写、阅读做准备。
感官领域
感官就是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感官是学习的载体,也是学习的管道,人的各种认知信息只有通过感官系统才能到达大脑神经系统,所以,感官是学习的桥梁和通道。
数学领域
数学领域是蒙氏教育体系中最值得骄傲的部分,也是蒙氏教育的精华。因为蒙特梭利博士原本就是一位优秀的数学家,蒙氏数学博大精深而又浅显易懂,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幼儿教学体系,蒙氏数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她把抽象的、近乎枯燥的数学模式演变成形象的、具有生命力的操作系统。
直接目的: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形成数学概念,掌握简单的数学运算方法,促进数学学习。孩子通过形象化、实物化、可操作的教具不仅能学会各种数学知识,更让孩子对这个过程感兴趣,学得轻松愉快。
间接目的:培养幼儿专心,细心,耐心等品质,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推理力、想象力、理解力的发展。
语言领域
语言教育似乎不是问题,应该是中国的强项,但有许多教育方法是急需改变的。特别是学用结合的问题,我们的孩子读了很多书,却不太会讲话,甚至不敢在公共场合说话。我们的孩子认了很多字,却头痛写作文,害怕写作文。原因何在?往往是由于为学而学,缺乏语言、文字方面的大量练习所致。
直接目的:让孩子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语言领域,老师会通过一系列的情景化课程,让幼儿具备正确地倾听、准确地表达地阅读和精确地书写的能力。
间接目的:让孩子喜欢表达、善于表达,通过每周一的周末趣事分享、每学期的大型成果汇报演出等,让孩子的表达、表演等能力 ,得到充分的开发和锻炼。
科学文化领域
科学文化的重要是人尽共知的,中国的家长历来对孩子学习文化都非常重视,但很多家长只是把认字、背诗、做算术等内容当作文化来让孩子学习了。这是很偏狭的,科学文化的含义很广,尤其要让孩子从小学习历史、科技、天文、地理等宽泛的知识是很必要的,例如,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未来;科学能让孩子插上想像力的翅膀等等。孩子从小一定要博学,博学就是铸就生命的宽度,宽度就是楼基。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科学文化铸就孩子生命的宽度。
直接目的:让孩子从小见多识广、博学多才。
间接目的:培养孩子认识历史、科技、天文、地理等宽泛的知识。